搜索
首页 《先主武侯庙》 先主与武侯,相逢云雷际。

先主与武侯,相逢云雷际。

意思:刘备与诸葛亮,相逢说打雷时。

出自作者[唐]岑参的《先主武侯庙》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对刘备和诸葛亮这对君臣的赞扬和怀念之作。诗中描绘了他们在风云变幻的时期相遇,通过感通和义激,建立了君臣之分,形成了鱼水般的亲密关系。他们的遗庙如今空空如也,但他们的英灵却穿越千年,永存于世。 首两句“先主与武侯,相逢云雷际。”描绘了刘备和诸葛亮在风云变幻的时期相遇,暗示了他们各自的伟大和智慧。云雷际象征着变化莫测、风云际会之时,正是这种时刻,他们相遇,为后文铺垫了一种英雄相惜的情感基调。 “感通君臣分,义激鱼水契。”这两句进一步描述了他们之间的感通和义激。感通是指他们心灵相通,理解对方的意图和需求。君臣分则强调了他们之间的尊重和信任,而义激则展示了他们为了共同的目标,不惜冒着危险去争取的决心和勇气。鱼水契则形象地描绘了他们如同鱼和水一般的亲密关系。 “遗庙空萧然,英灵贯千岁。”在诗的结尾,作者对他们的遗庙进行了描绘,虽然现在看起来空空如也,但他们的英灵却穿越千年,永存于世。这表达了对他们伟大精神的赞美和怀念,即使时间流逝,他们的精神依然长存。 整首诗充满了对刘备和诸葛亮的高度赞扬和怀念之情,通过描绘他们相遇、相知、相助的过程,展现了他们伟大的精神风貌。同时,也表达了对他们遗留下来伟大精神的敬仰之情。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先主与武侯,相逢云雷际。
感通君臣分,义激鱼水契。
遗庙空萧然,英灵贯千岁。
作者介绍 岑参简介
岑参(约715-770年),唐代边塞诗人,南阳人,太宗时功臣岑文本重孙,后徙居江陵。岑参早岁孤贫,从兄就读,遍览史籍。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进士,初为率府兵曹参军。后两次从军边塞,先在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天宝末年,封常清为安西北庭节度使时,为其幕府判官。代宗时,曾官嘉州刺史(今四川乐山),世称“岑嘉州”。大历五年(770年)卒于成都。

岑参工诗,长于七言歌行,代表作是《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现存诗三百六十首。对边塞风光,军旅生活,以及少数民族的文化风俗有亲切的感受,故其边塞诗尤多佳作。风格与高适相近,后人多并称“高岑”。有《岑参集》十卷,已佚。今有《岑嘉州集》七卷(或为八卷)行世。《全唐诗》编诗四卷。

关键词解释

  • 武侯

    引用解释

    三国 蜀 诸葛亮 死后谥为 忠武侯 ,后世称之为 武侯 。 晋 袁宏 《三国名臣序赞》:“ 刘后 授之无疑心, 武侯 处之无惧色。” 唐 李白 《读诸葛武侯传书怀》诗:“ 武侯 立 岷 蜀 ,壮志吞 咸京 。” 宋 王安石 《诸葛武侯》诗:“ 武侯 当此时,龙卧独摧藏。” 陈衍 《元诗纪事·范五老》:“﹝ 范 ﹞每战必胜,尝有诗:‘…

  • 云雷

    读音:yún léi

    繁体字:雲雷

    意思:(云雷,云雷)

    1.云和雷。
    汉·王充《论衡儒增》:“云雷在天,神于百物。”
    宋·苏轼《祈雨僧伽塔祝文》:“噫欠云雷,咳唾雨泽,救焚拯溺,不待

  • 先主

    读音:xiān zhǔ

    繁体字:先主

    英语:former head

    意思:
    1.古代家臣称大夫的祖先为先主。
    《国语晋语九》:“昔先主文子少衅于难。”
    韦昭注:“文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