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感怀(十四首)》 孔明卧隆中,不即事先主。

孔明卧隆中,不即事先主。

意思:孔明卧隆中,即事先主不。

出自作者[明]杨基的《感怀(十四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富有哲理的诗,通过对邓禹、孔明和刘备等历史人物的对比,表达了对于时势、英雄和君子处世之道等问题的见解。 首先,诗中提到了邓禹南阳来,仗策归光武的故事,表达了对邓禹忠诚和勇气的赞美。接着,诗中又提到了孔明卧隆中,不即事先主的情况,暗示了孔明在等待一个合适的时机,而不是急于行动。这些历史人物都是英雄,他们的行为和选择都值得人们学习和借鉴。 在对比中,诗中强调了英雄各有见地的观点,认为英雄的品质和行为是独特的,不能简单地以出身、背景或经历来评判。这种观点提醒人们要尊重每个人的独特性和选择,不要轻易地以偏概全。 此外,诗中还提到了孙曹与更始的情况,认为他们与刘备和光武的成就不可同日语。这表明了时势的重要性,只有顺应时势、抓住机遇的人才能取得成功。最后,诗中强调了君子当识时守身如处女的道理,提醒人们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和坚定的信仰,不要轻易地随波逐流或改变自己的原则。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富有哲理的诗歌,通过对比历史人物和时势的重要性,提醒人们要尊重每个人的独特性和选择,不要轻易地以偏概全;同时也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和坚定的信仰,不要轻易地随波逐流或改变自己的原则。这些道理对于人们的生活和事业都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邓禹南阳来,仗策归光武。
孔明卧隆中,不即事先主。
英雄各有见,何必问出处。
孙曹与更始,未可同日语。
向非昭烈贤,三顾犹未许。
君子当识时,守身如处女。
¤
作者介绍 杨基简介
杨基(1326~1378)元末明初诗人。字孟载,号眉庵。原籍嘉州(今四川乐山),大父仕江左,遂家吴中(今江苏苏州),“吴中四杰”之一。元末,曾入张士诚幕府,为丞相府记室,后辞去。明初为荥阳知县,累官至山西按察使,后被谗夺官,罚服劳役。死于工所。

杨基诗风清俊纤巧,其中五言律诗《岳阳楼》境界开阔,时人称杨基为“五言射雕手”。少时曾著《论鉴》十万余言。又于杨维桢席上赋《铁笛》诗,当时维桢已成名流,对杨基倍加称赏:“吾意诗境荒矣,今当让子一头地。”杨基与高启、张羽、徐贲为诗友,时人称为“吴中四杰”。

关键词解释

  • 隆中

    读音:lóng zhōng

    繁体字:隆中

    意思:
    1.山名。在湖北省·襄阳县西。临汉水。
    东汉末,诸葛亮隐居于此。
    《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好为《梁父吟》”裴松之注引晋·习凿齿《汉晋春秋》:“

  • 孔明

    读音:kǒng míng

    繁体字:孔明

    英语:Kongming

    意思:
    1.很完备;很洁凈;很鲜明。
    《诗小雅楚茨》:“祝祭于祊,祀事孔明。”
    郑玄笺:“孔,甚也

  • 先主

    读音:xiān zhǔ

    繁体字:先主

    英语:former head

    意思:
    1.古代家臣称大夫的祖先为先主。
    《国语晋语九》:“昔先主文子少衅于难。”
    韦昭注:“文

  • 即事

    读音:jí shì

    繁体字:即事

    英语:write out of inspiration

    意思:
    1.任事;作事。
    《史记封禅书》:“洽矣而日有不暇给,是以即事用希。”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