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答原父》 炎歊郁然蒸,午景炽方焰。

炎歊郁然蒸,午景炽方焰。

意思:炎地气悠远蒸,中午景窦炽火焰。

出自作者[宋]欧阳修的《答原父》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抒发自己对于时局的感慨,对自身遭遇的悲叹,同时也对社会的动荡和历史的变迁进行了反思。 首段描绘了炎热的天气和午后的炽热,表达了作者对于时局的忧虑和不安。接着,清风来袭,吹动了竹席,表达了作者对于清风的感激和欣喜。 接下来的段落中,作者表达了自己对于知识的渴望,对于学识的贫乏和晚熟的悲叹。同时,他也对儒家学说的局限性和不足进行了反思,对子通且赡的学问和见识表示了敬仰和感激。 在接下来的段落中,作者反思了历史的兴亡和变迁,对于盗窃和争斗的社会现象进行了批判。他也表达了自己对于成败和是非的困惑和担忧,对于同好恶、乞指瑕玷的愿望进行了表达。 整首诗情感深沉,表达了作者对于时局的忧虑、对于自身遭遇的悲叹、对于社会动荡和历史变迁的反思,同时也表达了对子通且赡的敬仰和感激之情。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诗篇。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炎歊郁然蒸,午景炽方焰。
子来清风兴,萧萧吹几簟。
又如沃琼浆,遽饮不知厌。
嗟予学苦晚,白首困铅椠。
危疑奚所质,孔孟久已窆。
群儒窒自私,惟子通且赡。
幸时丐赢余,屡得饱饥歉。
严严春秋经,大法谁敢觇。
三才失纲纪,五代极昏垫。
盗窃恣胠箧,英雄争奋◇。
兴亡两仓卒,事迹多遗欠。
才能纪成败,岂暇诛奸僭。
闻见患孤寡,是非谁证验。
尝欣同好恶,遂乞指瑕玷。
反蒙华衮褎,如誉嫫母艳。
救非当在早,已暴何由敛。

作者介绍 欧阳修简介
欧阳修(1007年8月1日-1072年9月22日),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且在政治上负有盛名。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累赠太师、楚国公。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并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被后人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欧阳修是在宋代文学史上最早开创一代文风的文坛领袖。领导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继承并发展了韩愈的古文理论。他的散文创作的高度成就与其正确的古文理论相辅相成,从而开创了一代文风。欧阳修在变革文风的同时,也对诗风、词风进行了革新。在史学方面,也有较高成就,他曾主修《新唐书》,并独撰《新五代史》。有《欧阳文忠集》传世。

关键词解释

  • 炎歊

    读音:yán xiāo

    繁体字:炎歊

    意思:见“炎熇”。

    造句:暂无

  • 郁然

    解释

    郁然 yùrán

    (1) [worrying]∶烦恼的样子

    (2) [flourishing]∶郁葱,树木等繁盛的样子

    引用解释

    1.充盛貌;美好貌。《晋书·律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