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及庙前草,至今江上春。
意思:不到庙前的草,到现在江上春。
出自作者[唐]崔涂的《过二妃庙》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题目是《残阳楚水畔,独吊舜时人。不及庙前草,至今江上春》。这首诗的作者通过描绘一个孤独的场景,表达了对古代贤明的向往和对现实的哀叹。
首先,诗中描绘了一个夕阳西下的场景,残阳如血,映照在楚水畔,给人一种凄凉而又壮美的感觉。这个场景让人联想到古代的舜时人,他们曾经在这里生活过,但现在却只剩下孤独的一个人。这种孤独感让人感到一种深深的哀愁和无奈。
接下来,作者通过对比庙前草和江上春,表达了对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变迁的感慨。庙前草虽然经历了风吹雨打,但依然顽强地生长着,而江上春则每年如期而至,给人们带来生机和希望。然而,这些自然界的生命却无法与历史长河中的贤明时代相比。这表达了作者对古代贤明的向往和对现实的哀叹。
整首诗的意境深远,情感深沉。作者通过描绘一个孤独的场景,表达了对古代贤明的向往和对现实的哀叹。这种情感表达方式非常含蓄,但却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和思考。同时,诗中的对比手法也使得诗歌更加生动有趣,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深情而感人的诗歌,通过描绘一个孤独的场景和对比自然界的生命与历史长河中的贤明时代,表达了对古代贤明的向往和对现实的哀叹。这首诗的意境深远,情感深沉,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