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论俗十二首》 兹乡山水佳,昔乃为盗窟。

兹乡山水佳,昔乃为盗窟。

意思:这家乡山水佳,从前是盗窟。

出自作者[宋]刘子翚的《论俗十二首》

全文创作背景

《论俗十二首》是宋代诗人刘子翚创作的一组诗歌。这组诗歌以当时的社会风俗为创作背景,通过描绘各种民俗现象,表达了作者对时代风气、社会伦理、人情世故等的观察和思考。刘子翚生活在宋代,这是一个社会变革、文化繁荣的时代,各种风俗习惯丰富多彩。因此,《论俗十二首》可以视为对当时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记录,反映了作者对于社会现象的敏锐洞察和深刻思考。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兹乡山水佳,昔乃为盗窟。
吾卢已煨烬,荒草墙兀兀。
墙东大梨树,惟此为旧物。
火烧枝叶尽,老本更奇崛。
众鸟罢高栖,空庭失清樾。
邻儿利薪爨,往往肆戕伐。
岂知昂霄势,长养自毫末。
寒堤孤碓在,废圃鸣泉出。
衡茅且经营,霜霰昔仓猝。
作者介绍
刘子翚(huī)(1101~1147)宋代理学家。字彦冲,一作彦仲,号屏山,又号病翁,学者称屏山先生。建州崇安(今属福建)人,刘韐子,刘子羽弟。以荫补承务郎,通判兴化军,因疾辞归武夷山,专事讲学,邃于《周易》,朱熹尝从其学。著有《屏山集》。

关键词解释

  • 山水

    读音:shān shuǐ

    繁体字:山水

    短语:光景 景 景观 景物 色

    英语:landscape

    意思:
    1.山与水。
    《墨子明鬼下》:“古今之

  • 盗窟

    读音:dào kū

    繁体字:盜窟

    意思:(盗窟,盗窟)
    犹盗巢。
    宋·刘子翚《谕俗》诗之十:“兹乡山水佳,昔乃为盗窟。”
    《明史刘玉传》:“福建、浙江盗起,命往督兵捕。议创寿宁县于官臺山,以清盗窟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