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一枝花 -张哈哈
0:00 / 0:00 (朗诵:琼花)
12
播放列表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
  • 0.25x
  • 0.5x
  • 0.75x
  • 1.0x
  • 1.25x
  • 1.5x
  • 2.0x
  • 列表循环
  • 随机播放
  • 单曲循环
  • 单曲播放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蒹葭

杜甫 杜甫〔唐代〕

摧折不自守,秋风吹若何。
暂时花戴雪,几处叶沉波。
体弱春风早,丛长夜露多。
江湖后摇落,亦恐岁蹉跎。

译文及注释

译文
蒹葭面对摧残不能够保全自我,又被瑟瑟秋风吹着该怎么办。
只是在极短的时间里盛开花朵,很快叶子就会沉入水中。
在形体柔弱的时候春风拂过都嫌来得早,在生长成密丛时夜里的寒露又多了。
在江湖边生长的芦苇虽凋零较迟,但仍怕岁月白白度过。

注释
蒹葭:植物名,即芦荻,芦苇。蒹,没有长穗的芦苇。葭,初生的芦苇。一般生长于沼泽、河沿、海滩等湿地。
摧折:摧残折断。
自守:保卫自己,坚守自我。
若何:怎么办。《新唐书》有“诏不许,若何?”
花戴雪:暗指花开。芦苇花为灰白之色,花开如同顶着白雪。

展开阅读全文 ∨

创作背景

  唐肃宗乾元二年(759)立秋之后,时任华州司功参军的杜甫弃官西行,滞留于秦州(今甘肃省天水市),入冬以后便南下同谷(今甘肃省成县)。在秦州的时候,杜甫见到被秋风摧折的蒹葭,俯仰之间,油然而起身世之叹,于是写了这首诗。

参考资料:完善

1、 叶渠梁选编. 杜甫诗集典故探义 上[M]. 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18:275.
2、 朱宝清.杜甫《蒹葭》《苦竹》诗说[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04):105-107+123.

简析

  《蒹葭》是一首五言律诗。此诗生动描写了蒹葭在秋风中的情景,对其体弱易折,常受风雪、水波、夜露伤害的处境深表同情,表现了诗人忧世忧物的博大胸怀。最后点出蒹葭凋零较晚的特点,感慨岁月蹉跎,寄寓了深沉的身世之叹和贤人失志之感。全诗以《诗经》中的意境命题,兼有《楚辞》韵味,运笔精妙,状物生动,寄托深远。

杜甫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1338篇诗文  2730条名句

猜您喜欢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梦游天姥吟留别

李白 李白〔唐代〕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
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四万 一作:一万)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
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
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列缺霹雳,丘峦崩摧。
洞天石扉,訇然中开。
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
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
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
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
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
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忆昔

韦庄 韦庄〔唐代〕

昔年曾向五陵游,子夜歌清月满楼。
银烛树前长似昼,露桃花里不知秋。
西园公子名无忌,南国佳人号莫愁。
今日乱离俱是梦,夕阳唯见水东流!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巴山道中除夜书怀

崔涂 崔涂〔唐代〕

迢递三巴路,羁危万里身。
乱山残雪夜,孤烛异乡人。(异乡人 一作:异乡春)
渐与骨肉远,转于僮仆亲。
那堪正飘泊,明日岁华新。
2025 333诗词古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